环保战线上的“绿色”使者
2022-09-23 萧县县委宣传部
从点滴细节入手,积极践行节能环保理念;创新思维变废为宝,巧妙让居住环境变得温馨整洁;德智并举,科学引导学生学会节约,学会创造……多年来,宿州市萧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师杜文倩从点滴做起,厉行节约,带领家人和学生节能减排,为美化环境出力尽责,通过言传身教带动更多的人做好节能环保工作,赢得广泛赞誉,被老师、邻居们称为“环保战线上的‘绿色’使者”。
从点滴做起,积极践行节能环保理念
“这些淘米水、洗菜水静置过滤后可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,然后用来擦地板、洗拖把,最后冲洗马桶,能起到一水多用的效果。”正在洗菜的杜文倩介绍道。她平时很节约,从不浪费一滴水或一粒粮食,粗略统计,她家1年下来至少节约水资源10余吨。外出购物时,她总是自带购物袋;不得不用时,塑料袋也是一用再用,最后盛着垃圾丢掉。她家的清洁工具拖把从来不买,都是用纯棉的旧衣物改做的,她做的拖把精致美观,吸水性强,比超市里买的还好用;做得多了,杜文倩便送给邻居用,大家用后,连连夸赞她心灵手巧。她家里拒绝一次性筷碗,家用照明全部是节能灯,出门时人走灯灭、随手关掉水电开关已成全家人的习惯。
创新思维变废为宝,教书育人德智并举
杜文倩家的小院,温馨雅致,让人赏心悦目:经过改装、富有艺术气息的“花盆”内,多种花草枝繁叶茂,随风摇曳,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;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家中她的一些“小创作”,她将用过的色拉油壶改装后,或盛放鸡蛋,或栽花种草植绿;她将用过的矿泉水瓶改造成蟑螂捕捉器、笔筒、花瓶、装饰品、小摆件等,粗略算来,她的“小创作”已有50多种。
据介绍,去年“六一”儿童节时,她将平时收集起来的纸盒、瓦楞纸、饮料罐、瓶盖、塑料泡沫加工成小汽车、小玩具等20多种手工艺品,送给老家的孩子们,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誉。从教20多年来,她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,把自己的小创造带到手工课上,将塑料瓶剪成花篮,将拾来的一次性筷子编织成装饰品等,引导学生学会节约,学会创造。
“勤俭节约、节能低碳,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,更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,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。”杜文倩如是说。在她的影响下,变废为宝已成为她周围许多学生和老师的生活习惯。
以身作则植树增绿,言传身教美化环境
今年3月12日恰逢“双休”,杜文倩和往年一样,一大早便和家人一起,骑着自行车去老家院子的周围植树。多年来,她老家院子的周围已栽植了银杏、桂花、玉兰、石榴等近百棵树木。除栽植自家树以外,她还和全家人一起志愿参与县内植树活动22次,合计植树128棵。
在家如此,在学校里杜文倩更是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植树增绿,积极为环保事业作贡献。除了平时和学生一起捡拾校园垃圾外,每到周末她还带领部分学生到各景区、公园内捡拾垃圾,并将收集的饮料瓶、废纸等卖掉购置图书捐给农村学生或资助困难家庭。
杜文倩和丈夫都是国家工作人员,生活还算不错,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。“并不是我们吝啬小气,舍不得花钱,而是要长远考虑,从现在开始珍惜资源,保护环境,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,而让子孙后代承受一时破坏环境带来的后患。”在许多场合宣传环保理念时,杜文倩总是对大家这样说。
扫一扫手机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