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剑波:返乡创业 点亮村民居家就业梦
2022-09-14 安徽工人日报
从组织工人在车间集中加工,到送原料至工人家里加工,八年来,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青年致富能手吴剑波,在发展服装加工业的道路上,始终怀揣一颗回报桑梓之心,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一大批留守妇女享受到从“家门口就业”到“居家上班”带来的实惠。
每天早晨8时,吴剑波用双排座货车从厂里装满八种不同工序的半成品服装原料,开车送到宿松县九姑乡、千岭乡的11个行政村42户居民家里;下午两点左右,又开车到这42户居民家里,逐一将当天加工好的服装运回工厂,落实下一道工序。为厂周边妇女提供“居家上班”服务,是吴剑波自2017年以来每天雷打不动的规矩。
“我这么做,虽然很辛苦,但方便了群众,特别是为很多家庭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,每每想到这些,我就觉得自己这么做十分有意义。”吴剑波介绍说,他从小在千岭乡竹墩村长大,以前,许多乡亲家庭经济比较困难,面临着照料家人与外出打工挣钱的艰难抉择。为了既能照顾到家庭,又能挣到钱,不少农村家庭的妇女只得放弃去外地打工,留在农村边种庄稼边照顾家庭,但种庄稼又无法给家里增加很多收入。吴剑波早年只身一人离家外出闯荡,经过多年打拼,2005年,他在福建省晋江市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。随着离开家乡的时间越来越长,他的思乡之情变得越来越浓。2014年,在千岭乡党委政府和竹墩村“两委”的号召下,他毅然放弃外面的事业,回到家乡竹墩村,创办了宿松县豪迈服装有限公司,协助党委政府为当地群众解决家门口就业问题。
在为当地留守妇女解决家门口就业问题的同时,吴剑波还为当地21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。2018年,他创办的公司被宿松县确定为千岭乡“扶贫车间”。随着公司扶贫助困“名气”越来越大,在附近九姑中学为子女陪读的外乡妇女纷纷慕名来到公司,询问能否在周末两天提供就业岗位。经深入了解,吴剑波发现还有很多在家照料患病家人的妇女也希望利用空余时间,找份合适的工作贴补家用。于是,他想到了送料上门加工的经营模式。
“没想到给儿子陪读,每天还能挣到150元的收入。”2020年以来,租住在九姑乡九姑村西街组的刘小娟,每天都会利用为儿子陪读的空余时间,用吴剑波放置在出租屋里的平缝机,对其送来的服装原料进行加工。每个学期她都能挣到两万多元,给家庭增加了收入。在吴剑波的帮扶下,如今,在九姑中学陪读的12名妇女只需居家上班,每天就能挣到100多元的工资。
对于吴剑波来说,实行送料上门加工经营模式,不仅辛苦,还考验着自己的调度能力和处事能力。哪名工人善于做袖子的工序?哪名工人善于做口袋的工序?哪名工人善于装拉链的工序?他都做到了然于胸。不管是在原料的分配上,还是在工序工资的结算上,他从未出过差错,不仅有效保证了服装产品的质量,而且收获了广大顾客和员工对他的信任。
“给吴总加工服装,大家都感到心里非常踏实,因为他每月都会准时给我们发工资,每天都会按时上门给我们送料、收货,风雨无阻。”谈起吴剑波,九姑乡九姑村老屋组的朱金花对他赞不绝口。
一人富不是富,大家富才是富。八年来,吴剑波依托自己回乡创办的服装加工企业,年提供就业岗位140余个,年加工各类服装50余万件以上,年创加工费900余万元。吴剑波说,不管是回乡创办公司,还是实行送料上门加工经营模式,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想通过自己创办的企业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。 (孙春旺)
扫一扫手机阅读